DB5306∕T 136-2024 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昭通市)
ID: |
BC79AB907B2640E7AD45A33942DB56C1 |
文件大小(MB): |
0.25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昭通市地方标准,DB5306/T 136-2024,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024-10-18 发布2024-12-18 实施,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6,ICS 65.020.20,CCS B 05,DB5306/T 136-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时军、程金朋、王世敏、唐玉凤、陈选贵、夏应飞、胡明成、罗开勇、锁银,树、杨艳群、黄可、韩芳、谢菲、汪范勇、王开金,DB5306/T 136-2024,1,鲜食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播前准备、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残膜回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昭通市不同生态区域鲜食玉米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15063 复合肥料,GB/T 23391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GB/T2440 尿素,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185 农区鼠害控制技术规程,NY/T 2683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标准,DB51/T 1188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规,DB5306/T 77 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鲜食玉米,是指以鲜嫩果穗为食用部位的甜玉米和糯玉米,3.2,隔离,果实受害后常未熟先黄或黄中带红,被害果实大多会提前脱落,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鲜,食玉米品种在开花受粉时,如果田块旁边(距离300m 以内)有其他类型品种也正在开花散粉,种植品,种会因接受其他品种花粉而影响食用品质。因此要求在种植鲜食玉米时能够形成必要隔离条件,其他品,种花粉在种植品种开花受粉期内,花粉不能受到种植鲜食玉米品种上,DB5306/T 136-2024,2,3.3,南部、北部地区,南部地区一般指昭阳、鲁甸、巧家全境及彝良、永善等县靠南部区域,北部地区一般指水富、绥江、,盐津、大关、镇雄、威信及彝良、永善靠北部区域,3.4,玉米分蘖,俗称玉米“分叉”,是玉米自地下低节位长出的侧芽,鲜食玉米较普通玉米更易形成分蘖且旺盛,严重时会影响产量,4 生产环境,4.1 适宜区域,南部地区海拔2400 m以下,北部地区海拔2000 m以下区域均可种植,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地区,方便运输交易,4.2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标准》的规定,4.3 隔离条件,可采用3种方式进行隔离。空间隔离:300 m以内不能种植同期开花的其它玉米品种;时间隔离:种,植生育期不同品种间或不同种植时间花期相隔15 d以上;障碍隔离:利用山岭、村庄、树林、公路等障,碍物隔离,5 播前准备,5.1 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并在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备案,适宜本地种植、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昭通市主要种植鲜食玉米品种可选择库普拉(902)、瑞佳甜4 号、大玉糯12 号、瑞,糯2000、京科糯2000、万糯2000 等,5.2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的规定,5.3 选地整地,选择光温条件好,保水保肥、排灌水条件好的中上等肥力的田块,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6 种植,6.1 育苗时间,DB5306/T 136-2024,3,育苗时间各地依据玉米受粉灌浆期温度不低于20℃、湿度不低于60%进行确定。一般南部地区海拔,1800 m、北部地区海拔1600 m以上,育苗时间从4月初至6月中下旬均可,最迟不超过7月初;南部地区,海拔1800 m、北部地区海拔1600 m以下,育苗时间不迟于7月底均可,6.2 种植方式,育苗单株定向移栽,地膜覆盖,6.3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方法可参考DB51/T 1188《玉米育苗移栽技术规程》,6.4 覆膜,将玉米苗按叶片展开方向与行向垂直栽种后,培土3 cm~4 cm,浇足定根水,覆盖地膜,在苗上开,孔,将玉米苗从膜中放出后,以细土将膜孔覆盖住。有条件时使用符合GB 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相关规定的可降解地膜,6.5 种植规格及密度,等行距种植:行距80 cm,株距24 cm~27 cm。每667 m2种植玉米3000株~3500株,宽窄行种植:净种宽行距90 cm,窄行距40 cm,株距29 cm~34 cm左右,每667 m2种植玉米3000株~,3500株。套种宽行距150 cm,窄行距40 cm,株距21 cm~23 cm,每667 m2种植玉米3000株~3300株,7 田间管理,7.1 查苗补苗,移栽后7天应查苗,对未成活的苗应及时补苗。补苗应于阴雨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移栽,浇足定根水,7.2 去除分蘖,在7叶~9叶基部出现分蘖时,去除……
……